2019年6月是中國第十八個“安全生產月”,它來的那么準時,就像定了時一般,為我們持續敲響安全的警鐘,它的任務就是要告訴我們:安全必須時刻警惕。
何謂安全?無危為安、無損為全。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生產要防患于未然,每一次災難留給生者的都是痛和淚,每一次事故留下的都是真實慘烈而又深刻的教訓。但是事實證明,很多安全風險是可以防控的,安全事故也是可預防、可避免的。
當前,全項目上下圍繞安全生產月“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的活動主題,廣泛深入地幵展安全教肓培訓、應急救援演練、聯合大檢查、安全生產考試等主題活動,大力營造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
首先,安全就是生命,在員工上崗之前,要做好崗前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即公司級、項目部級和班組的培訓,不能巰于形式,要高舉“預防高于一切”的牌子,滅絕一切僥幸的心態。良好的幵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從員工入職之日起,給他敲響警鐘,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次,正確規范的操作是最好的保障。任何員工都必須接受考試,合格方能上崗。同時在工作中只要有“新”的狀況出現,就要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培訓,要遵循“我說你記、你說我聽、你做我看”的培訓要求,確保培訓的有效性。這個“新”包括但不限于新員工、新機器、新材料、新工藝、 新流程等一切有“變動”的因素都是安全的隱患,務必要進行排除。同時,要對員工進行人為因素的教肓,須知人員在疲勞、麻痹、壓力、情緒等作用下可能出現與正常狀況下不同反應,這也是安全的隱患之一。
第三,及時到位的監管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眾所周知,預防工作再怎么到位,也可能存在疏忽;培訓管理再怎么有效,也可能存在漏洞;員工工作再怎么認真,也有打盹的時候,所以及時到位的各級監管成為行之有效的堵漏劑。從直接上司的定期檢查到工作伙伴間的相互提醒再到管理人員和監理部門的不定期巡視以及其它的各種措施,讓員工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用規范的操作完成工作任務。讓我們的設備始終處于正常的狀態,讓我們的環境沒有存在安全的隱患。
第四,方便及時的應急救援預案是最后一道防護網。事故一旦發生任何人和事都不應該成為救助傷員的阻礙,反之所有人都必須為救援提供一切方便之門和綠色的通道。此外單位的人文關懷也要及時跟上,從心理上給傷員及其家屬提供慰藉。
最后,事故分析與經驗教訓的學習成為防護網上的點睛之筆,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從自己以前的經歷和他人的失誤中不斷吸取教訓才能警鐘長鳴,時刻保持頭腦的清醒。一次次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安全工作像是一個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是一項無止境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警鐘長鳴!“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