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止步的“創新達人”
----記省安裝二分公司豐南凱新項目副經理石維釗
“我們要打破思維定式,把創新理念、創新思想、創新舉措融入到項目施工生產的方方面面…”說到創新,省安裝二分公司豐南凱新項目的副經理石維釗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腦子里好像有說不完的“創新經”。
石維釗,2008年從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畢業。他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從學校走上了建筑安裝的工作崗位,從初出茅廬到成長為建筑安裝專業獨擋一面的行家里手,到帶領團隊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始終在自己堅守的領域永不止步。
因愛而專、因專而精,他用實際行動為自己代言。用“創新達人”形容石維釗再合適不過了。雖然84年出生的他年齡不大,但他已經獲得了2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優秀技術論文4篇,他所研究的小發明、小創造在降成本、提質量、提效率的同時,也為企業贏得了美譽。
在邯鋼白灰窯煤粉輸送管道施工過程中,煤粉輸送管道為減小煤粉輸送過程中管道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檢修周期,設計為R=2225mm大半徑彎頭,數量很多,施工量大。以往傳統制作胎具煨管制作工藝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制作周期長、人工成本高且彎管成型效果難以控制。為解決此難題,石維釗“腦洞大開”,和管工班組長王志虎制作出立式煨管胎具,煨制成品效果極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比原方案節約成本15萬元以上,彎管速度比原來提高了10倍,真正實現了以創新帶動提質增效的目的。現場施工人員對此“神器”頻頻點贊。該發明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創新光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還要付出數倍于旁人的努力,在“彎管神器”研發過程中,石維釗“惡補”了彎管設備制造工藝原理的相關知識,包括手動彎管機、液壓彎管機、多功能滾動式彎管機及大型彎管機設計原理及結構形式等相關知識。
石維釗說,自己的“發明靈感”來自生產中工友們的期盼,而“竅門”是駐守現場,反復琢磨。在石維釗的施工日志上,一句座右銘格外醒目,上面寫著“問題就是機會”。石維釗不懼怕問題。在他看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創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契機。樂觀面對問題挑戰,石維釗攻克了一個個的設備與作業難題,出色地完成一次次技術創新。
他研究的“天圓地方”新模具可節約50%以上的經濟和人工成本,由于其降本增效顯著,易于操控且制作周期短,新工藝一經推出便受到追捧,現已在公司內全線推廣應用,并開始申報實用新型專利。他帶領技術小組集思廣益、趁勝追擊,為解決皮帶上吸附的粉塵和揚塵問題,設計了空氣吹掃裝置,極大改善了操作工作業環境。為減少和避免現場危險的作業環境,他們研發采用了模擬現場管道或管件相對運行狀態的檢修方法…這些科研攻關和新工具、新工藝發明成果在提高施工功效、降低施工成本、改善施工質量方面成效顯著。
在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新工具取得成功時,石維釗總是謙虛地說,項目是團隊的,成績是大家的,榮譽屬于每一個人。不管干什么工作,要干一行,愛一行,要勤琢磨,狠鉆研,才能夠成為一名創新型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