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四個能力”?
“四個能力”指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是指檢查消除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級火災能力、組織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傳教育能力。
二、為什么要開展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
1、認真汲取火災事故慘痛教訓要求必須大力提升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發生火災的原因主要是單位自身不能及時檢查發現存在的火災隱患,或雖發現但不能及時整改,導致火災發生;發生火災后員工不會撲救初期火災、不會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導致小火釀成大災;不知道如何引導現場人員逃生疏散,造成人員傷亡;日常工作缺乏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遇火災驚慌失措,無所適從。因此,通過開展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提高單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單位自防自救能力,才能有效預防重特大火災事故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生。
2、落實消防工作方針原則需要大力加強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開展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就是強化社會單位“防”和“消”的意識,把“預防”和“撲救”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檢查和發現火災隱患的能力,就是要做到“防得住”;提高撲救初期火災能力,就是要“打得贏”;提高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就是“不傷亡”;提高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就是“強素質”,使“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得到進一步體現,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得到進一步明確,人民群眾的參與性更加廣泛,消防工作社會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3、充分體現“管理就是服務”理念需要大力推廣社會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在推動“四個能力”建設過程中,廣大監督干部即要當好消防監督執法員,又要主動擔當“四個能力”建設輔導員、消防法律法規宣傳員、消防技術標準規范咨詢員、公安消防機構與社會單位聯絡員等。做到 “一員變多員”的效果。這樣,真正在執法中融入服務,在服務中體現嚴格執法,既推動了消防工作的落實,又密切了警民關系,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真正踐行了“管理就是服務”的執法理念。
三、“四個能力”建設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1、檢查和整改火災隱患的能力。一是單位防火檢查、巡查隊伍建設。二是加強防火檢查和巡查制度建設。三是明確檢查要領,規范檢查內容。在單位防火檢查中要求做到查設施器材,禁損壞挪用;查照明指示,禁遮擋損壞等“十查十禁”。在防火巡查工作中,突出檢查“用火用電有無違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消防器材、標志是否完好、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等五個方面內容。在員工班前、班后防火檢查中重點檢查:用火用電有無違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場所有無遺留火種等四個方面內容。四是落實火災隱患整改責任制。
2、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突出抓好“兩支隊伍”建設:一是單位滅火第一戰斗力量隊伍。滅火第一戰斗力量是指失火現場單位員工在1分鐘內自發形成的滅火救援力量。在發現火災的第一時間,在滅火器材、設施附近的員工利用滅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設施滅火;在電話或火災報警按鈕附近的員工打“119”電話報警、報告消防控制室或單位值班人員;在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員工負責引導人員疏散。二是單位滅火第二戰斗力量隊伍。滅火第二戰斗力量由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和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等組成;馂拇_認后,應當于3分鐘內形成,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要求分為通訊聯絡組、滅火行動組、疏散引導組、安全救護組、現場警戒組等,接應滅火第一戰斗力量開展滅火救援。單位這兩支隊伍是撲救初期火災的重要力量。
3、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一是要求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員工必須做到“四熟練”:熟練掌握本單位疏散逃生路線,熟練掌握引導人員疏散程序,熟練掌握逃生設施使用方法,熟練掌握火場自救技能。二是疏散安全標志或圖示達到“七個一”標準。即在單位醒目位置設置一張單位總平面圖,每個樓層或房間設置一張疏散指示圖,每個消防設施器材設置一個使用方法標牌,每個安全出口設置一個安全出口標志,疏散走道每20 m設置一個疏散指示標志,消防車通道每50 m設置一處提示性標牌,每個危險場所或部位設置一個警示性標牌。三是設置“兩書三提示”,要求單位在主要出入口設置“消防安全責任告知書”和“消防安全承諾書”,在顯著位置提示場所的火災危險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及逃生路線,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4、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訓能力。一是抓消防培訓。二是抓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三是加強消防安全標志化宣傳。根據消防安全標志的內容和使用場所,可以分為消防安全布局標志、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標志、消防安全重點部位標志、防火安全設施標志、滅火設施、器材標志和消防控制室標志等6類。